鲁迅(1881.9.25~1936.10.19),浙江绍兴人,原名周树人,字豫山、豫亭,后改名为豫才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,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,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“一”字。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,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。也被人民称为“民族魂”。
约瑟夫·K是一家银行襄理,于三十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,却仍可照常生活与工作,只需在审讯时出庭。K自恃无罪,极力加以证明,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,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,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。在他三十一岁生日前夕,他被法院派来的两个差役押至人迹罕至的采石场屠杀……
“布达拉宫中不断有人失踪,是和末日有关还是进入了未知的时空?为了调查布达拉宫事件,国家秘密派出了一支科考队伍前往西藏……”恩子在西藏失忆之后被一藏族人家收留,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失散的队友找到,才知道自己竟然是一名科考人员,而他没有寻找到自己遗失的记忆,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——他们的科考目的竟然是传说中的香巴拉。【本书由塔读(wap.tadu.com)独家连载,每日更新】
尼采曾经是个让许多人十分痴迷的人。他精神上的高贵、类似自强不息的品性、看问题的透彻和真诚,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远远超越于一般的学者。相对而言,他的明显的偏执、狂妄等病态心理似乎不重要了;而且,好象是这样的个性配合他的灵感和天赋造就了他独特的人生体验……
《唐诗三百首》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。唐朝(618年—907年)二百九十年间,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,云蒸霞蔚,名家辈出,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。孙琴安《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·自序》指出,“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,至今尚存三百余种。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,要算《唐诗三百首》。”《唐诗三百首》选诗范围相当广泛,收录了77家诗,共311首,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,有38首、王维诗29首、李白诗27首、李商隐诗22首。(原序作: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吟诗也会吟。”)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。
《台湾通史》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。作者连横积数十年之力,搜集有关台湾的中外文献、档案和传闻,仿照司马迁《史记》的体例,写成此书。
尼采在《瓦格纳事件》中将瓦格纳视为一个事件,意在针对世纪之交主要在法国、但也在欧洲其他地方出现的颓废派运动。瓦格纳仅被作为该运动的范例。作为摆脱瓦格纳的郑重宣告,尼采深刻地认识了瓦格纳的艺术并非颓废的使作俑者,相反是其实施者……
《桃花扇》是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,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孔尚任(公元1648--1718年)出生于山东曲阜一个封建大家庭,他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。少年时代的孔尚任就随当时闭门读书的父亲学习。后来他在曲阜县北的石门山中隐居,博览群书……
本书收入鲁迅为自己翻译的和与别人合译的各书的序、跋,连同单篇译文在报刊上发表时所写的译者附记等,共一一五篇。
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,要面包,还是要理想?要房子,还是要爱情?要事业,还是要尊严?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令人纠结心碎的主题。没有任何背景的“民二代”韩飞和“工二代”苏小米,为了梦想和爱情,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漂在北京,为了拥有自己的“家”,为了在北京更有尊严地生活,他们苦苦挣扎,然而房子有了,职位升了,钱多了,生活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幸福……
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。场面浩大,人物繁多,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,成就非凡。《战争与和平》问世至今,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。
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。沉郁悲哀,但是读者读了他的诗,并不因而情绪低沉,反倒常常精神焕发,意气高昂:这是什么原故呢?主要是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读者。
不是每一个拥有巨大财富的女孩都能表现得像一个公主。但本书的主人公萨拉却做到了,她天生谦恭有礼不卑不亢,纯真和善,不谙自己的权势和地位,这使她拥有了真正的公主气质。即使在贫穷甚至沦为厨房使女的时候,她也没有自惭形秽。反而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……
研究心理学的露西·萍小姐,在一所女子学校的短暂访留期间,与一群性格各异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。一个女孩突如其来的意外死亡,打破了整个学校的宁静,而萍小姐不经意的发现,也让她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抉择:我该怎么办?我真的可以做出所谓正确的决定吗?
凃雄飞 姜聪 吴鑫怡 酸奶 曹配 陈大刚
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本站不存储、不制作任何视频,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
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附说明联系邮箱,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© 2025-10-21 11:02:27 http://dgbhrubvf231.com/haoshu/uJqwFpO.html